各位老师、同学们:
为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数字素养,助力AI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定于6月16日启动2025年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技术培训周暨“AI赋能教育教学”工作坊(第一期)。诚邀大家参与。
本次培训周,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于东教授、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韩林涛副教授、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饶高琦副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陆晓曦研究馆员,以及抖音集团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总监肖李晨先生。他们将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培训课程。
本次培训周还将安排“展示与体验”活动,师生可亲身体验数智新技术、新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表,请各位老师、同学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并及时加入指定微信群,获取培训地点等实时通知。期待大家积极参与,在培训中收获知识、提升技能,共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025年教育技术培训周暨“AI赋能教育教学”工作坊(第一期)
序号 | 主题 | 内容简介 | 时间 | 地点 | 主讲人 |
1 | 主流大模型深度解析与场景化应用 | 深度解析大模型概念和技术发展,以及常用主流大模型。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其如何赋能不同场景应用。 | 6月16日
12:30—13:30 | 待定(微信群内通知) | 肖李晨 |
2 | AI工具助力科研效能提升 | 通过剖析科学研究各个阶段的文献信息需求,解构目标任务和相匹配的AI工具,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探讨如何运用AI工具加速和优化科研流程,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技巧和方法。 | 6月18日
12:30——13:30 | 待定(微信群内通知) | 陆晓曦 |
3 | 新技术展示与体验活动 | 亲身体验数智新技术、新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6月20日
11:30—17:00 | 教一楼108皓月空间 |
|
4 | 如何用好大模型:提示词与提示词工程 | 聚焦 “提示词” 这一驾驭大模型的核心要素,面向教师系统解析提示词的概念、逻辑与实践技巧。本次讲座将从基础入手,阐释提示词的定义与作用机制,通过典型案例对比 “低效提问” 与 “精准指令” 的差异,揭示提示词如何影响大模型输出的准确性与实用性。重点讲解提示词工程的核心原则,如目标明确化、结构层次化、语境具体化等,并结合教学场景(如文献检索、课件制作、数据分析等)演示完整的提示词构建流程。 | 6月23日 14:30—16:00 | 待定(微信群内通知) | 饶高琦 |
5 | 教学管理中的提示词工程实践 | 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大量文档。本讲座以实践方式讲解如何利用大模型辅助完成教学文档编写?如何让大模型理解课程内容?如何让大模型写出的文档更符合要求?如何利用大模型设计考试测试题目?如何利用大模型生成课程案例? | 6月24日 14:30——16:00 | 待定(微信群内通知) | 于东 |
6 | 大语言模型赋能教与学 | 从“应用、集成、自动化”三个角度分享大语言模型赋能教与学的实践案例。应用层面,展示大语言模型生成个性化教学资源;集成层面,介绍模型与教育平台无缝结合,提升教学效率;自动化层面,聚焦提示词工程与自动化编程工具,演示开发智能教学应用的实践。 | 6月25日 14:30——16:00 | 待定(微信群内通知) | 韩林涛 |

教育技术与资源管理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6月11日